首页 > 悬疑 悬疑 > 山海秘闻录 > 书友评论 > 评论详情
山海秘闻录 仐三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书友评论
发表评论

搬砖头是不是上班的意思?原谅我这个落伍的人吧,呵呵。在搬砖头的时候,趁空档写书评断断续续,有可能会词不达意,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的心意。

最近山海的更新极不稳定,前两天“招风侠”三三又开了个“支票”出来,说看看时间,后天或大后天两更。其实,更准确的表述是否应该是:这两天可能都更不了,后天或大后天恢复更新时尽量给大家两更。虽然今天已经是小黄框中说的大后天了,可“断粮”了三天的回应区炸开锅似的场面还是让包括我在内的天天刷派书迷深有感触的。

三三为什么老是承诺?三三变了吗?为什么山海不停更?这是最近困扰大家包括不少老书迷的问题,我不是三三本人,也不了解他的现状,但我希望以自己看书以来的体会和自以为对他的了解来试着分析一下吧,对我这非官方的东西大家不必太较真。

我尽量试着用轻松的语气,来讨论这些并不轻松的话题,是真心希望帮助三三和我们读者自己来度过这又一段艰难的岁月。

首先,是三三总承诺更新又老是会拖更、欠更的问题,这也是一直以来困扰三三和大家的焦点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和大家一样,只能从更新通知和小黄框中去了解一二。老读者们都知道,三三一直不是专职写作,他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所以,在工作之余尝试过创作的人应该能理解,这必然导致更新不稳定。尤其是道士拍电影的事明朗化后,两处甚至多处忙碌的他更是分身乏术了,这种境况或许从去年4、5月间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家还记得去年他曾在小黄框中说他在整理道士的事吗?另一方面,也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抛开错别字和行文的流畅简洁性不谈,他对剧情和情感表达的自我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长期的写作,让他透支了很多,也许有大纲在,主观愿望上也想写,甚至逼迫自己坐到电脑前,也总会有写不出的时候吧,这份疲乏在去年5月集中爆发了一次,三三他也只是在休息了一周后又回归了。最后,大家都知道三三是个感性的人,大家是否想过,他就是怕读者的流失,走了就不再回来,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诺,却又偏偏事与愿违呢?小黄框中寥寥几句,确实勾勒不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往往三三也只告诉我们一个结果,促使大家老是上演“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戏码,正是这各种原因综合下来,才造成了如今这种局面吧。

其次,我想聊聊三三是否变了这个有些沉重的话题。从我自己的理解来看,就他的个性,他的本心,他的真诚来说,他还是那个他,只是因为鸭梨山大,让他的心态难以保持轻松自在了而已。如果足够圆滑世故,他不会在小黄框中去解释一些东西,来说明自己的文字都是出于自己之手的问题,他要假他人之手,悄悄去做了就可以。如果他真的变了,我们在山海中就体会不到那些在道士中也能体会到的真情意,爱别离了。

有书友敏感地发现了,心境是会影响行文的,如果心境轻松自在,即使再悲伤的章节也会透露出一股子乐观的劲头;如果心情烦恼忧虑过多,那文章也自然会带上沉重感,这就和字如其人的道理有些类似。所以,这也引出了我想讨论的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不暂时停更?

请大家不要怀疑三三是个用功的人,伴随着道士的巨大成功,三三也一直在承受着各种压力,他一直在咬牙坚持着,做梦都在写书,有时一天跟爸爸妈妈都说不上一句话。感谢三三,他的书让我有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书迷朋友,一位朋友曾私下跟我感叹,三三是个勤奋的作者,不到4年时间,在兼顾工作的同时写了近700万字的文章不容易。不放弃更新,想要完成山海,绝不是受名利的驱使,也是他的一种修炼和他对战胜考验的坚持吧!

对于现在的三三,我给出的建议很简单:管住嘴,守住心,不要考虑太多外界因素,想写就写,想停就停。

对于书友们,我想呼吁大家,尽量多关注文章和剧情吧,也请信任三三的道德品质和他对文章质量的追求。三三的书给予了我很多正能量,而我能回馈给他的只有一份乐观积极的心态,也请大家能和我一起努力适应他的节奏,为他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乐观向上的写作环境。

再说一次,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如果我们给他的是催促、不满和紧张感,那他更难以自我平衡;相反,我们多鼓励他,温和地刺激他,他应该也能尽快地调试好自己吧!退一步说,即使山海暂时停更了,我们也不要懊恼与责怪,给三三足够的理解和时间,让我们下个章节再见!

2016-03-17 16:47 回复(17) 举报 浏览(31)

回复@子如玉2010: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子如玉2010: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虽然不想这篇文字被淹没,但如果被淹没了,就让它去吧。等待有缘人,哈哈哈。。。

2016-03-17 16:54 回复 举报

回复@子如玉2010: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scofield775: 你知道三三的职业?按道士开篇所讲,他本人是名正宗道士,也不再接单了。

2016-03-17 17:09 回复 举报

回复@scofield775: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子如玉2010: 回复@scofield775:不知道,但小黄框和更新通知中一直有交待他的部分情况。道士毕竟是书,小黄框更贴近现实吧!

2016-03-17 17:12 回复 举报

回复@子如玉2010: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静看红尘: 好长的书评,如玉辛苦了 。。“管住嘴,守住心,不要考虑太多外界因素,想写就写,想停就停。”。。如玉的建议非常好!。。写书不易,进度有快有慢很正常,三叔自然能够守住心,只要能再注意小黄框里的话语,不要给那些无所事事、惹是生非、起哄看热闹、幸灾乐祸的小人们,甚至网上骂人来弥补现实失败感的变态们留下把柄就行了。

2016-03-18 02:48 回复 举报

回复@静看红尘: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scofield775: 回复@子如玉 同意现实和书是两码事,书只是个故事。只是觉得道士开篇的那段“自白”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为了吸引读者而撒谎,有违所谓的“以文载道”。包括N多次对读者乱承诺,说白了也是种欺骗。小义不为,何谈大道大义。不过,三三确实是很会说故事。

2016-03-18 08:20 回复 举报

回复@scofield775: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静看红尘: 回复@scofield775: 你好,我觉得三叔真的做到了“文以载道”,他对“道”的理解和阐述真的非常深邃,需要足够的《道德经》《道藏》和“特殊知识”背景为支撑才能勉强理解他。你所说的“小义不为,何谈大道大义”只是人们的一句口头禅、顺口话,其实是个伪命题,用心去想想,“小义”不为,就真的谈不了“大道大义”了吗?难道枪法不好,就不能当军委主席了吗?不是刑侦专家,就不能当公安部长了吗?在什么样的高度,看什么样的风景。向三叔这种了解了大道大义(大因果)之后的人,对“小义”(小因果)的看待角度就不一样了,就像你接受了高等教育再回看小学教材的感受一样。读者们可能感到了“乱承诺”,三叔可能感到了百忙之中放不下的牵挂、留个念想。

2016-03-18 08:48 回复 举报

回复@静看红尘: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孔最: 回复@scofield775 :哈 第一 你认真琢磨过他开篇的那段话吗?我的理解是 曾经的道士 不再接单的原因只是承担不起随之而来的因果 第二 你有了解过道士这个行当吗?我了解的是 现代社会里 除了在道观里上班的专职道士外 大部分拜过师父的道士都是有普通工作普通家庭的普通人 而且那些所谓专职道士也只是工作是道士 除了全真派要求出家外 其他派基本都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与道士沾边的人多少都会一些修炼法门及些许的小术法 希望我所知的这些知识能够为你解惑吧

2016-03-18 09:11 回复 举报

回复@孔最: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wx160127225132: 书挺喜欢 作者人品有问题 忙 都理解 但别轻易许诺什么 明明达不到 一个谎言要带来更多谎言 书我还是会继续看 但不希望看到你书后跟小黄框了 很虚伪

2016-03-18 10:27 回复 举报

回复@wx160127225132: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子如玉2010: 回复@scofield775:谢谢书友的问题,因为你的问题,让两位书友以高于我的理解水平替我作答了,希望能为你解惑。也谢谢红尘和孔最帮我回答了问题,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又上了一个层次。@静看红尘@孔最

2016-03-18 10:58 回复 举报

回复@子如玉2010: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子如玉2010: 回复@静看红尘:红尘的回答让我想起了道士中的师祖老李,认真阅读过师祖正面出场章节就会记得师祖的不拘小节,他老人家往往只讲结果,比如拯救赶尸人老孙时,只是让他注意第5具尸体,而不讲原因。这自然造成了老孙开始的误会,可当老孙被救后,真相大白时,误会自然迎刃而解。师祖虽然不拘小节,可他不令人敬佩吗?而三三作为道士一书的作者,他能创作出老李这样的角色,也许不自觉也会带着一些不拘小节的性格吧。如果大胆地猜测一下,他的师承就是老李一样的人物,有其师祖必有其徒孙了,你看有点这个意思吗?呵呵。

2016-03-18 10:59 回复 举报

回复@子如玉2010: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飞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