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置顶][精华]
评论员:刘老鲁 《黄金面具》 连载进度:第37章结束了(大结局) 阅读进度:第二卷第五十二章不要过来 原文连接:http://www.motie.com/book/6115 连载字数:727233 评论所言皆为一家之言,万不可尽信之。觉得有理点头一笑即可,若有荒谬之处也只当放屁。 优秀的作者其文必有不足为外人道之处,评论所言只能视为个人孤闻寡见,不能放之四海皆准。 前言: 本来这篇评早就该出来了,嘛,不过最近是在状态各种不佳所以迟迟没能出,不过不管怎么说本书的确是本好书,好书的话,不随便扯上几句实在可惜。 说起来本书算笔者最近所看的书里,第一印象最好的书了,难得能给读者如此简单明了的印象这真不容易。其实第一印象这东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哪怕题材老土了点,新意也不是很够,但只要能清晰明了的让读者感受到书中的世界,那这第一印象就算做好了。 其实这就想说话一样,有的人说出来的话不一定很好听,但咬字清晰,表达流利,哪怕不是很好听的话,也不会让人觉得非常讨厌,至少从声学的角度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本书一言以蔽之的话,是从光学的角度上来说能够让人很轻易就可以接受的,当然这必然是褒义词。 正文: 既然在上文里写到了本书的第一印象不错,那就首先从印象说起好了,说到第一映像的话,不得不说作者对于塑造画面这一方面功夫极佳。第一眼看上去立即感受到一副生动而传神的画面感铺面而来,能够让人清晰的感受到书中所发生的故事情节,这点笔者着实佩服。 为了了解这种清晰的画面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笔者又反复的看了几次,最后发信作者在推进小说时所采用的构图方式和一般作者不太一样。一般的作者包括笔者在内都比较喜欢将笔墨和注意力放在男主身上,以男主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以男主的视角进行描写。而作者则反其道而行之,主要通过描写男主周边人和事的动作以及神态心理来推进剧情,男主在文中并没有占据绝对性的笔墨,而是作为一个被衬托出的主线一样的存在。这样的描写手法,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小说的画面感,使整部小说看上去十分生动和传神,正如笔者在前言中所写的一样,从光学的角度上来说这就是一部很容易让人可以接受的小说。 不过有利必有弊,作者所采用的这种描写手法虽然在构图和画面感上做得很好,给予了读者优秀的印象。但这样将描写的重心中男主本人,移动到男主身边的人和事身上的手法,直接导致了男主这个人的存在感变弱。 说实话笔者在看了这十几万字之后,感觉虽然对于整个故事和世界观以及人物都有所了解了,但惟独男主这个人搞不懂。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或者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心里完全没有谱。换一种说法,这部小说即使换个男主,看上去感觉也会差不多,因为男主存在感实在太低了。 笔者并非是说让作者将笔墨转移到男主身上,说实话笔者认为作者所采用的这种描写手法极佳,文笔也十分成熟要是强行改变可能会弄成一个画蛇添足的效果。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强男主的存在感,这恐怕才是作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略有拙见,也就拿出来献丑一下了。 作者现在剧情的推进因素,即导致剧情前进的那个原因,往往都在其他人身上。也就是说,男主是被动的接受了其他人的行为或者意见,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是由别人推动着男主前进的,而非男主主动采取了什么推进剧情的行为。那么在这里,可以将剧情推进的因素,多放一些在男主身上,让男主变得更加有主动性。不再是被动承受和处理他人行动的后果,而是主动的行动起来,然后产生了各种后果,由此展开接下来的情节,这样读者就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男主身上,而非是导致剧情发生的那个人身上,增强男主的主动性,这样他的存在感自然而然也能得到体现了吧。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好了,男主和一个人去吃饭,这时候就要让男主提出来“我们去吃饭吧”而不是让和男主一起吃饭的那个人提出“我们去吃饭吧”。然后在吃饭的过程中,又发生而来新的故事。而这新的故事,是由男主说“我们去吃饭吧”所引起的,如果他们不去吃饭,便不会发生这故事,这时男主的存在感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我们去吃饭吧”这件事不是由和男主一起的人说出来的,而是由男主说出来的。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在读者看来却关乎着他们眼中所看的那个人到底是谁这个重要的问题,他们看的到底是男主?还是和男主一起去吃饭的那个人?这是作者需要作出的选择。 还有比较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作者对剧情的掌控也颇为得当,剧情段落之间的衔接合理平稳。小说的整体节奏都比较快,一个剧情完了后另一个剧情立刻就接上了,中间基本没有停顿,在这样的高节奏下能将剧情衔接得如此到位毫无突兀之处,不得不说着实难得。似乎很多事实证明,快节奏的作品往往比慢节奏的作品要吸引人一点,笔者最近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加快小说节奏了了,嘛,说远了。 关于节奏方面,虽然作者已经做的不错了但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思想,笔者还是想强调一点。那就是但凡是快节奏的小说都应该遵守的一个法则。那就是因为小说节奏较快,作者并没有太多的笔墨去描述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或者人物。对于一般的作者来说,只要做到将重心放到男主身上就可以了。而本文的作者,由于采用了特殊的描写手法,描写的重心不能全部放到男主身上,这时就要着重注意的是,文中的什么人才是剧情的核心人物?到底是谁导致了这个故事?谁对故事的影响最大?应当要将更多的笔墨放在这样的人身上,不过不要忘记的是这样清晰的画面感很不错。不要因为笔墨集中了而失去小说整体的画面感,适当的集中描写某些人物,而又时不时点缀一下其他人物,我想这才是最合适的描写吧。盲目的追求全面性和画面感是不合实际。 建议: 虽然小说的整体画面感剧情和节奏都是上佳,但人物刻画上略有欠缺。还缺乏一些足够典型,或者说足够吸引力的人物,作者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书中人物的魅力和吸引力,可尝试加长书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情节。给予他们更多的出场时间,并且赋予其更高的主动性。 总结: 因为一些家事和工作上的原因,说实话本书笔者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看,就连写的时候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字数也没多少。本书是笔者近期内难得看到的一本好书,过一段时间有空了还会看完的,作者的新书也很期待。 结语: 老鲁出品,浅显易懂。看之不惯,只当放屁。如有谬论,敬请海涵。若有所助,万分欣慰。 世界观:19(满分25) 文笔:15(满分20) 创新:13(满分20) 人物:10(满分15) 情节:8(满分10) 结构:8(满分10) 总分:73 【半墨出品】
2012-09-22 19:57 回复(1) 点赞(0) 举报 浏览(18)
作者 博雪: 老鲁说的太好了,可以当作写作教材来读,俺看了是万分激动,多谢老鲁的指点……
2012-09-22 23:22 回复 举报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置顶][精华]
2012-09-22 19:57 回复(1) 点赞(0) 举报 浏览(18)
作者 博雪: 老鲁说的太好了,可以当作写作教材来读,俺看了是万分激动,多谢老鲁的指点……

2012-09-22 23:22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