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这是看得思思的第二部小说了,相对于前作《爱已成粥》来说,思思的语言已经变得很成熟了。不过还是有几个小地方我看过之后有些不解。忘忧做的晴天娃娃在那个时代有这种产物么?即便有的话,是否是这样称呼的?建议将简单的晴天娃娃成为换成一种纯描写的笔法,并且自己取一个别出心裁的名字,即使读者明明看得出这就是晴天娃娃却也会认为是主人公在那个时代的一种创新,毕竟这是一篇民国文而不是穿越吧?另外一个不解之处是,夏青阳是在新婚当夜抢回得忘忧么?那么忘忧为什么就成了福晋了呢?只是因为和其木格长得很像么?那么忘忧又是被什么人送上去天津的船的呢?是谁把忘忧许配给小王爷的呢?夏青阳把忘忧劫回来之后,小王爷一方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么?还是说这些事情本是另有隐情的呢? 嗯,小意见说完,说些感想。忘忧的形象,似乎象征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种美好,那种美丽到极致却脆弱到极点的形象,我们想拼尽全力去保护去捍卫,但是无力的是,越是关心则越是慌乱,越是慌乱则越无法去规避那种伤害,从而撕心裂肺后悔不迭。李碧华说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故事就是悲欢离合,一味的完美是我们希冀的生活的理想状态,但是长大的我们会发现生活和现实一样,有些时候都悲剧的像命运。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忘忧,即使刘舒云也是一样,我不太希望思思把她塑造成一个完全的坏女人,没有人是生来就坏的,各种坏有各种形成的动因,也有不同的视角来观照,现在文章还刚刚开篇,我希望在后来的文章中能看到思思对刘舒云的审美观照,对这个人物性格的形成做出交待,并且也对她的命运致以同情和理解的描绘。同样的,当小说的角色逐渐增多后,我希望看到的样子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做出选择的理由,不得不如此做的理由。先说这些,期待后文。
2011-11-22 14:04 回复(8) 点赞(0) 举报 浏览(26)
菜胡小姐: 哇,读得好仔细啊
2011-11-22 14:10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菜胡小姐:还行还行,不看明白了不敢妄下断语。
2011-11-22 14:11 回复 举报
菜胡小姐: 回复@一心寸君:学习了
2011-11-22 14:12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菜胡小姐:
2011-11-22 14:13 回复 举报
作者 最思思: 首先谢谢寸君兄的长评,思思感激啊寸君兄的疑问都是悬念,后文会交代。关于晴天娃娃,我是查了资料的,挂“扫晴娘”的习俗在古时流行于北京、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江苏等地。至少在元代初年就已有这习俗了,元代诗人李俊民就有《扫晴娘》的诗:“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到了明清两代,扫晴习俗在民间更加盛行,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以及其他描述京中风物的书籍也记载过这风俗。 扫晴娘在如今的北方农村偶尔还能见到这个习俗呢。河南至今还有首“扫晴娘止雨歌”:“扫晴娘,扫晴娘,三天扫晴啦,给你穿花衣裳,三天扫不晴,扎你的光脊梁。”谢谢寸君的提醒,修改晴天娃娃的名字,我疏漏了这个重要问题,叩谢
2011-11-22 14:58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最思思:嗯,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倒是我不太严谨没有查史料了,原来晴天娃娃也是个这么美丽的故事呢。
2011-11-22 15:07 回复 举报
作者 最思思: 回复@一心寸君:谢谢寸君兄,那个时候确实不应该叫晴天娃娃。我已经在文中修改成扫晴娘了。十分谢谢。看来写小说也应该根据时代背景。
2011-11-22 15:11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最思思:别客气哈,语言带有时代特性,读者看起来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你可以再多读读民国的通俗小说,就能更好的把握那时候的人说话的方式和腔调了。
2011-11-22 15:15 回复 举报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2011-11-22 14:04 回复(8) 点赞(0) 举报 浏览(26)
菜胡小姐: 哇,读得好仔细啊
2011-11-22 14:10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菜胡小姐:还行还行,不看明白了不敢妄下断语。
2011-11-22 14:11 回复 举报
菜胡小姐: 回复@一心寸君:学习了
2011-11-22 14:12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菜胡小姐:
2011-11-22 14:13 回复 举报
作者 最思思: 首先谢谢寸君兄的长评,思思感激啊
寸君兄的疑问都是悬念,后文会交代。关于晴天娃娃,我是查了资料的,挂“扫晴娘”的习俗在古时流行于北京、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江苏等地。至少在元代初年就已有这习俗了,元代诗人李俊民就有《扫晴娘》的诗:“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到了明清两代,扫晴习俗在民间更加盛行,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以及其他描述京中风物的书籍也记载过这风俗。 扫晴娘
在如今的北方农村偶尔还能见到这个习俗呢。河南至今还有首“扫晴娘止雨歌”:“扫晴娘,扫晴娘,三天扫晴啦,给你穿花衣裳,三天扫不晴,扎你的光脊梁。”
谢谢寸君的提醒,修改晴天娃娃的名字,我疏漏了这个重要问题,叩谢
2011-11-22 14:58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最思思:嗯,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倒是我不太严谨没有查史料了,原来晴天娃娃也是个这么美丽的故事呢。
2011-11-22 15:07 回复 举报
作者 最思思: 回复@一心寸君:谢谢寸君兄,那个时候确实不应该叫晴天娃娃。我已经在文中修改成扫晴娘了。十分谢谢。看来写小说也应该根据时代背景。
2011-11-22 15:11 回复 举报
一心寸君: 回复@最思思:别客气哈,语言带有时代特性,读者看起来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你可以再多读读民国的通俗小说,就能更好的把握那时候的人说话的方式和腔调了。
2011-11-22 15:15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