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有狐妲己 > 书友评论 > 评论详情
有狐妲己 微子息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书友评论
发表评论

[精华]

  来向大神学习,看完了留个爪印是美德,何况偶已经完结了,木有事干。

  子息的评好多,不自量力也来写一篇,貌似偶的评比文好些,琢磨中……

  转入正题,子息的文一向历史久远,又都是穿越,不免造成两个问题:一、行文半文半白的风格;二、细节如宫殿、服饰等容易出现错误。后一条不是我的所长,此处专谈第一点。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因为我的上一本也是历史言情,虽然是明末,但遣词造句难免要使用半古半白的文言。本来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有读者反应:看不懂。子息的文更比我古了不止一分,我是学古文出身,有些句子不免要认真阅读,可想一般的高中生读者,难免感到晦涩。在赞扬子息古文功底的同时,不免也提出一个问题:网文应该以整体流畅度为主,抑或注重细节的雕琢?

  或许有人想要鱼与熊掌,事实上难度甚大,几乎不可能。例如冰逸举出的“青楼”的例子,说的不错。“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西洲曲》是南朝的作品,“青楼”尚无现在的用法,何况商代?但是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难免要做注,一本小说里一堆注,必然不合适。要么弃之不理,把重心放在情节上,迁就现在的读者;要么挨个考据,精雕细琢,向考据派看齐;再不然拣几个重要的细节严格遵循历史,其他得过且过。总而言之,比较纠结,子息细细思量之……

  说两句题外话,我看过一本专业书,不幸忘了作者,总之也是余嘉锡一级的大师。他们提到古代人的说话,提出一点:古人说话并不像《论语》那么简短难懂,《尚书》更不必提,之所以那些书像今天这个模样,与他们的书写工具有关系。没有笔,在龟壳木头竹简上刻字,非常麻烦,自然是越短越好。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毛笔,所以庄子孟子的废话也越来越多,和他们老师大异其趣。

  不幸的是这个道理古人直到清朝还不明白,因此从魏晋到清总有不少学派喜欢“文必秦汉”,爱搞点复古运动,写的文章老百姓看不懂,自以为很高雅。其实很早以前(具体懒得查),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就开始大量使用白话。可惜当时没有录音机,文人们以写文的风格和说话一样为耻,误让不少后人以为古人都用古文说话。因此白话文运动提倡以白话写作,意义正在此,而林纾、严复反对的理由,便是这样使得读书人写的东西让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和说话一般无二,没身份也没意蕴。

  大家不要说我卖弄,都不是我说的,参见胡适等人的书,引用而已。主要有感多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更看到有人说子息的文难懂,忍不住废话几句,打打抱不平。说了这么多,意思是,大家不要太纠结网文的行文遣词,有些明显不对的自然应该改正,就像冰逸提出的。有些连学术界自己也搞不清楚,咱们费那么大劲也不见得能有结论。一群专家学者争个头破血流,赶明儿挖出来一本书,轻而易举打破全部推测,实在惨得很。不妨看个高兴,多品味品味人物、情节,感慨一下缠绵悱恻的爱情。像“诺”这种东西,之前看到很多争论,劳心劳力没结果,反而伤了和气。

  因为自己也写过古言,遇到同样的问题。有的读者说我不够古,有的说看不懂假斯文,实在让我很头疼。作者写文不容易,文化也有限,希望广大读者高抬贵手。我觉得子息的古言行文很美,尤其是简介,“素手扬,樱唇启,一个字:杀!”韵味十足绕梁三日,有人要是非说当时不用杀,应该用斩,岂不是无聊而大煞风景?

  

2013-02-02 09:54 回复(1) 举报 浏览(25)

回复@飘雪又一年: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作者 微子息: 谢谢飘雪的书评,话说是好长见识的一篇评,关于语言文风问题,我只能说自己的是白文,称不上是文言文,真正的文言文晦涩难懂,我是看不懂的。但是有读者反应你的文看不懂,你又说我的文给你还古,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说各有所好吧,不喜欢这个调调的人,看了几句就会觉得累,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而喜欢的人却会觉得读来口齿留香,所以只能说是口味问题,第一部妺喜的时候,我就关于文风的问题做过读者调查,她们还是喜欢这种调调的多,所以即便写得慢,又不凑不出字数,我还是坚持了,之后有不少人说我的文冷门,连勺子都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想坚持。飘雪如果喜欢,还是坚持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2013-02-03 00:09 回复 举报

回复@微子息: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飞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