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评论员:刘老鲁 《医道特种兵》 连载进度:第二百六十章 连载字数:826028 阅读进度:二十章 原文连接:http://www.motie.com/book/8893 前言: 评论所言皆为一家之言,万不可尽信之。觉得有理点头一笑即可,若有荒谬之处也只当放屁。 优秀的作者其文必有不足为外人道之处,评论所言只能视为个人孤闻寡见,不能放之四海皆准。 必须要说的是,鉴于本书并不是很符合笔者的口味,因而笔者的阅读量十分有限,理解和见解也会比较片面,对于这点请海涵。 正文: 在开始这篇评论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什么是世界观? 当然我们可以上网上去搜,在百度上得到的答案是“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通过维基百科得到的答案是“它指涉的是一种人类知觉的基础架构。透过它,个体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与它互动。” 这两个答案哪个是正确的且不去管它,说到底笔者也不认为这个问题存在有正确答案,这个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得出正确的解答而在于得出解答,但从这些百科上的解答也可以作为参考来得出自己的解答。 到底什么是世界观?笔者认为可将其看成是一个舞台,眼中所见的世界,即是世界观,即为舞台。 舞台上有人,这是演员,也可视为小说中的人物。舞台上有背景,可视为人物所处的环境。舞台上有表演,这是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但究其根本,舞台才是一切的基础,假设没得这个舞台,那就没得演员,也没有背景,更没得互动。 所以舞台,也就是世界观,是一个包含了人物,环境,互动,关系,性格等诸多项目的一个非常广泛的东西。 舞台有大有小,有好有坏这是肯定的。到底怎样的舞台才是一个好的舞台,这一点笔者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却是明白的,那就是不论怎样的舞台,合理性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关公战秦琼的闹剧。 哪怕关公和秦琼再有个性,又或者他们用的武器是AK47或者M16打起来非常精彩,还是说他们之间存在有什么基情看得让人欲罢不能。这些看上去华丽的元素,实际上都是不合理的,哪怕将这些融合在一起也不能让关公战秦琼变得好看起来。当然,假设出现了一个神级的无厘头作者创造了这个奇迹也是有可能的,但那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了。 说一千道一万,笔者想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为了创造一些看上去有趣的事情来打破合理性。 如果有朋友认为笔者过于较真,那就只当笔者以下的言论是在放屁好了,笔者并不否认无厘头的风格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大把大把观众存在,笔者的意见仅代表比较喜欢严谨的读者。 作者为了给李刚同志上演一场闹剧,愣是让一个便秘者的便秘成喷射状以突破物理学的限制状态从裤子里面喷出来沾染到李刚同志身上,笔者不能不说第一眼看到这个桥段的时候发出了“惊为天人”的感慨。便秘能便秘到这地步笔者的的确确是第一次见,从创新上可以打高分了。 虽然笔者不否认这一场李刚同志反反复复在屎坑里打滚的桥段或许很有趣,但以这种无厘头的方式写出来实为突兀。 而其后男主极受麾下学生的欢迎这一点真心也让笔者看得极为蛋疼。 如此说或许作者会感到不快,但笔者还是要多说这一句“在写作时是否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写么?” 一个人被人欢迎,亦或者被人讨厌,都是有理由的。 讨厌一个人十分容易,嫉妒、愤怒、贪婪、仇恨这些都可以,但喜欢一个人可不是说喜欢就可以喜欢上的。 作者在开篇将主角塑造得十分受学生欢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同样是违反合理性和突兀的。为什么男主受欢迎,有人望,这一点笔者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来理由何在? 医术高明?比男主医术高明的人应该大有人在吧?至少在学生眼里看来是这样。大家都当过学生或者正是学生,假设你的数学老师是某某奥数比赛评委,你的英语老师曾参与英语课本制作,你的语文老师可能是个老学究学富五车,那么试问:你会因为这些就很喜欢他么? 当然,答案肯定是喜欢的,笔者也喜欢这样有学识有知识的老师或任何人。但不会喜欢到为了这个人就去和其他同样有学识有知识或者地位相等甚至更高的人去抬杠的程度。 男主在学生中的人望,简直已经到了一种盲从和崇拜的程度了。而光凭学识显然没可能让人,而且是复数的人崇拜到这种地步的。 或许是笔者见识有限,完全看不出来男主着几乎如同诸葛亮在蜀国一样的被人崇拜到底因何而来。 这让笔者感到十分突兀,就像是作者突然在书中写男主变成独孤求败了一样,完全没有任何理由,也无任何预兆,本来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主从大门一走出去就变成了独孤求败,这真心很有周星驰的风格。 简而言之,“突兀”是笔者看到这本书,由这本书的世界观带来的第一感受。 一个作者在设定人物和剧情的时候,笔者窃以为应当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样写没问题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写起来到底是什么效果?”如果没有问这三个问题,在合理性上多多少少都会出现问题和矛盾的地方,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突兀。 一个个观念设定人物跑出来让读者看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以,因为感到无法理解,这会严重消弱读者的积极性和兴趣,假设一个人连他看的东西都看不懂,那他还会津津有味的看下去么? 在这里笔者想要直接跳到人物阶段。 不得不说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实实在在仍需下功夫。 笔者看了二十章,应当也有六七万字了。 在这六七万字中,完全没有出现一个让人印象比较深的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走个过场就过去了,也许作者在十几万字之后又提了起来,但那是后话。很多读者搞不好都坚持不到那个时候,甚至就算作者已经写到了,读者可能都会忘记以前出现过这个人物。 首先作为一个作者,有责任让读者喜欢上自己的小说进一步喜欢小说书中的人物。如果作者认为“自己的书有没有人看都无所谓”那就万事休提了。 而首先读者如果喜欢一本书,那他应当也会喜欢书中的人物,至少书中应该能有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者注意的人物。 作者笔下的人物不能不说是如雨后春笋,一个一个鳞次栉比的从读者面前晃过,读者甚至连这个人的样子都还没记住,印象都还没有创造出来这个人物就走了?完了然后下一个人物又登场演一段时间然后又走了。 一个个人物的登场作者写得实在是过于随便,无详加描写,无更加仔细的叙述,无跟进的剧情就过去了,然后新的人物马上又登场,给人感觉像是流动户一样。 作者在人物上比较可看的就是男主塑造得还算成功,能够在读者心目中创造出印象,而在除了男主以外的人物塑造上,不能不说是失败的。 而后回过头来看文笔。 作者的文笔基本上来讲实无突出之处,最明显的就是很多新人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通篇文章一半甚至以上都是对话。 虽然笔者很认同对话是极能够突出表现一个作者的笔力的,优秀的作者对话简洁凝练,无多余之处,无累赘,。 但不得不说,本文中的对话,并没有体现出作者优秀的笔力,有很多地方其实都可以加以凝练和精简。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可特别注意一下对话,想要凝练对话首先一点要做到的就是能不说的话就不要说,通过叙述描述的方式带过。 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精炼对于对话的理解和掌控,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叙述水平,基本来讲是一件双收的事情。而当文笔有了相当的水平之后,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有的地方以对话来度过,有时可以产生画龙点睛之笔。 而对于创新上,笔者并无特别的见解。 关于情节和结构,在本书上其实可以放在一起看。 本书的情节其实是有可看之处的,但不得不说作者对于掌控情节的能力实有欠缺。在情节上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节奏,这点在人物上也说到过。 节奏进行得太快。 快节奏的小说并非不可行,但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让读者充分理解情节了。 而作者关于这点并未有做好,本来值得一看的情节,却因为高速进行的节奏,就像在景观大道上开F1,读者尚未有时间好好领会中途的风景,开车的作者已经将读者带到百米甚至千米之外了。 这直接使得读者看小说如看打油诗,看过就过,对于中途的情节几乎没有什么印象,若是作者能将节奏放缓一点,多花一点笔墨来描述中途的情节和人物,其实可看之处会更多的。 写小说不是在赛跑,不是快点写完就OK了的事情。 最后在结构上,有一个比较私人性质的见解,只需随便看看即可。 其实对于有着大量人物出场,而情节节奏较快的小说,在保证小说吸引力上是个极大的问题。如果不能持续吸引读者看下去,那读者就会像跟着F1赛车跑的马一样,或许会跟着你跑一段,但很快就会跑不下去了。 而笔者对于这有个经验之谈,那就是在结构上可以尝试以单个人物为主线展开情节。 即人物数量不变,节奏也可以不变。但是将笔墨首先集中在某个人物身上,先进行一定量的这个人物的情节(最好多进行点)当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一定了解了,有一定喜好后,再进行下一个人物的情节。 这样以人物线路作为主线,一条一条线路走下去,对于增强小说的吸引力是有一定帮助的。 总结: 从书的硬性标准来说本书确有可看之处,但写书的作者本人对于自己的书理解和掌控仍有待提高,同样在文笔上也应当加以精练。 结语: 老鲁出品,浅显易懂。看之不惯,只当放屁。如有谬论,敬请海涵。若有所助,万分欣慰。 这次拍砖拍的比较狠,要是有想要逆袭的朋友就算了。笔者最近也是在忙新书,可以看见这篇文是在凌晨深夜开始码起的,笔者并没有在这个时间段去应对逆袭的打算。 白天嘛,要上班,休息时间要码字。 世界观:15(满分25) 文笔:11(满分20) 创新:11(满分20) 人物:8(满分15) 情节:7(满分10) 结构:6(满分10) 总分:57
2012-05-10 05:31 回复(7) 点赞(5) 举报 浏览(73)
菜胡小姐: 老鲁可以转为正式的评论员咯
2012-05-10 11:35 回复 举报
叶清: 好专业
2012-05-10 13:57 回复 举报
少微:
2012-05-10 18:59 回复 举报
幻心: 犀利,到位。一针见血。希望作者也能吸取经验,争取先及格。有人能提出问题,才有进步的空间和契机。
2012-05-29 23:11 回复 举报
女巫咖啡: 是啊,有人能这么下功夫 写一篇长评如果利用得当,对作者的提升是很大的。我也相求评了,不过,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大,哈。不过,作者后面的部分还是有很大提高的。毕竟阅历也是靠时间积累的。
2012-05-29 23:14 回复 举报
mgc之CE: 一针见血 刀刀入肉 永远支持老鲁!
2012-07-10 01:19 回复 举报
棱木花少: 支持!@刘老鲁
2012-07-11 21:38 回复 举报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2012-05-10 05:31 回复(7) 点赞(5) 举报 浏览(73)
菜胡小姐: 老鲁可以转为正式的评论员咯

2012-05-10 11:35 回复 举报
叶清: 好专业
2012-05-10 13:57 回复 举报
少微:
2012-05-10 18:59 回复 举报
幻心: 犀利,到位。一针见血。希望作者也能吸取经验,争取先及格。有人能提出问题,才有进步的空间和契机。
2012-05-29 23:11 回复 举报
女巫咖啡: 是啊,有人能这么下功夫 写一篇长评如果利用得当,对作者的提升是很大的。我也相求评了,不过,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大,哈。不过,作者后面的部分还是有很大提高的。毕竟阅历也是靠时间积累的。
2012-05-29 23:14 回复 举报
mgc之CE: 一针见血 刀刀入肉 永远支持老鲁!
2012-07-10 01:19 回复 举报
棱木花少: 支持!@刘老鲁
2012-07-11 21:38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