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悬疑 > 华夏神话:道士传奇 > 书友评论 > 评论详情
华夏神话:道士传奇 仐三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书友评论
发表评论

[精华]

  【如何安心如何空】——关于执念

  http://www.motie.com/review/862861

  此为彼岸之文。彼岸是我能在磨铁网众书友中,视作朋友的人之一。所以她的文章,我在不同时候总共读过四五遍,有些感想,权作为应答,在此展开。起源是彼岸也许无心的一段回复,“其实大家都不太清楚我的情况......我真的觉得人生何其短,还是更积极一些的好。不过每个人的经历处境背景不同,观念也会不同,自己安心就好。”关于这句话,作为一个朋友,有些话,还是想说出来:为朋友作,与众人享。-----------------------------------------------------------------------------

  就用信仰来开篇吧。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无信仰,有信仰,对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无信仰的时候,我困难时难免怨天怨地;有信仰后,我试着去感悟,去努力理解上天的安排;也从中得到了响应和支持。偶尔闻到的满室花香,让我想起一些佛教信徒诵经时的檀香满屋。虽然信仰不同,但是带来的感受,差异并不大。说这段话,意为引出下文的探讨,有信仰的承一,和无信仰的酥肉,沁淮,彼此间的同与不同。

  能从观察得出,作者动笔前一定做过大量调查研究,细节方面也很具体到位。但在信仰这个问题上,似乎是从不起眼处着手,再在矛盾冲突中展开。一开始是祥和的,因为童年,少年阶段,本就没什么烦恼,有信仰也罢,无信仰也罢,不会有显著区别。于是,没信仰的酥肉,和有信仰的承一,心态上都一样良好,积极向上,友爱互助;一色的天真调皮,一式地热爱生活。

  但是进入青年期之后,承一的心结,明显要比他的两个铁杆哥们沁淮和酥肉来的多得多。从这个侧面就可以反映出来:信仰入门之易,领悟之难。对一种信仰,要深刻领悟,需要极其高的天分。菩提树下开悟的是达摩祖师;写情诗同时又对佛教贡献深远的唯有仓央嘉措;敢说自己真正懂得鱼之乐的大概也只有老庄;泱泱大唐,能开坛讲学,普度众生的,非三藏莫属。所以,以承一这样一个普通修道人的视角,如果一定要说,他对多年行走的信仰之路理解得非常深刻,可以事事领悟,处处精通,恐怕这真的反倒成了不该有的执念。

  修道之人,能领悟到什么地步,还是要顺其自然。用本书的话来说,顺从本心。

  放下一些执念,不是两眼空空,不是抽刀断流;而是寻得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之道。换言之,这也是哲学的根本。木桶里的怪人第欧根尼,内心向往的也只是简单的头顶上的阳光;哲学家们对着星空苦思冥想,只是为了后人的路可以更加轻松一点;对道家领悟深刻的林语堂,有次在女儿林太乙的陪同下,竟然抓起店里的一串珍珠项链,痛哭失声。林太乙解:老父依然怀有对生活的无限热忱,却有夕阳西下的无奈。所以,对普通人来说,并非无悲无喜,一切看淡就是福;而是保有对生活的一颗真心,对自然的一份热爱。

  对老年人而言,所谓老小老小;姜师父老了,想必内心更会接近于孩子。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如能顺应天道,定能活得美好。想起美国一位女作家25岁时候写出的《别界》一书,说是天堂就是把生活倒着来一遍。从老人回复到婴儿,然后再下界,开始新一轮人生。这个创意很有意思;也很符合道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思想理念。

  所以,关于对执念的认识和驾驭,一个很简答的判断可能就是:同样遭遇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同样面临人生中的重重考验,谁能活得更快乐一点?谁脸上的微笑更真诚一点?谁内心的纠结斗争更少一点?

  信道的承一,内心的斗争纠结矛盾,反而比两个不信道的铁哥们要多。对此要怎么理解?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是,是不是一定意味着责任越大,痛苦越多?

  对此,我想起那个著名的故事:两位老人都在海边钓鱼,一个说,我奋斗了一生,赚得了大笔财富,才能悠闲自在地在海边享受钓鱼之乐;另一个说,这有什么稀奇?我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虽然殊途同归,境界还是不同的。正如承一和酥肉,沁淮之间的这种同而不同。承一走了更多崎岖心路,承受了很多看似不必要的痛苦;但是,他看到的风景也更多,内心也会有很不同的情怀。

  奥卡姆剃刀原则提出,简单的往往是正确的。比如数学建模,参数多,确实能定位得更精确,但是复杂度可能因此而指数级增长,难免得不偿失。当然,在提出这个原则之前,也是有大量的弯路错路作为铺垫的。化繁为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是悟性和能力高度结合的体现。

  科学与哲学,很多地方是相通的。能把繁琐的生活过得简单而有滋味,这是我所理解的一种道。当然,可以理解为,承一现在还处在寻道的阶段。那么,最后他会不会和先天就很乐呵的俩哥们儿殊途同归?只是,承一人生的丰富和广阔程度,会远大于酥肉和沁淮。领悟得多,理解得深,才会对人生中种种难题,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适当执念,追随本心 - 能做到这样的人,多半是真诚质朴,善良醇和,懂得自然之美,赏得生活之乐,适当时候放下,多数时候奋斗的人。这个与现代提倡的高效生活理念也不矛盾。该努力的时候努力,余下的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简明是美,美中有道。我们所要领悟的,修道还在其次;关键是如何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领悟,留存精华,为我所用,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毕竟,日子要脚踏实,一天一天地过。

  西天取经路,难于上青天。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诚盼矛盾纠结,斗争冲突,最后能化为一种淡定从容的境界。毕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许,最后的结尾,会是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高的境界?文化在不断进步发展,新的时代,会有新的智慧。

  

2013-06-07 04:16 回复(116) 举报 浏览(1839)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辰小诺: 好文啊

2013-06-07 05:52 回复 举报

回复@辰小诺: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Zoe_烟霞满家: 回复@辰小诺: 你太客气了啊,看着开心就好,何必打赏呢,呵呵。

2013-06-07 06:07 回复 举报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qqqiye: 其实执念和本心不是对立关系 就像三叔说的 大道理人人都懂 做起来何其不易 人连小小的习惯都很难改变 何况是性格带来的执念 现在的人 能不违背良心 能保持颗同情心就很不错了 至于明心见性 返璞归真 这是几重山后面的山了啊

2013-06-07 07:23 回复 举报

回复@qqqiye: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Zoe_烟霞满家: 回复@qqqiye: 意见提得不错,谢谢。写错的地方我已经改掉了。本来这篇文章我就改了快二十次,没想到还有很多错哈,哈哈。行文还真是困难。

2013-06-07 07:42 回复 举报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dsvs: 还是没改好,你写的东西融入很多感情,须知大道无情。

2013-06-07 07:50 回复 举报

回复@dsvs: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Zoe_烟霞满家: 回复@dsvs: 我的信仰不是道教,理解不同,各位看官包涵点哈。我看书有我的想法,只是吸取我想要吸取的东西,来完善自己的生活,顺便也与众人分享。其实我写这篇不是为了要悟道或者干吗,我是基于生活出发的,最终还是回到生活。借道来论生活吧,可以这么解。毕竟人人都有谈论自己理解中的道的权利么。

2013-06-07 07:56 回复 举报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Zoe_烟霞满家: 回复@dsvs: 不过没想到一发文就引来你们各种回复,哈哈,这倒也挺新鲜有趣的。

2013-06-07 07:57 回复 举报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Zoe_烟霞满家: @彼岸的承诺_伊@辰小诺:额。。。彼岸,小诺,你们都太客气了。。。你们都是我的磨铁老友了,来坐坐我就很开心了;以后可别打赏了。。。

2013-06-07 08:45 回复 举报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彼岸的承诺_伊: 回复@dsvs:亲,大道无情不假,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但人要有感情,只是这感情的付出要把握好某种平衡,根本在安于本心,胸怀一颗包容之心,不妄想不妄为不逃避不沉溺,这才是正确的顺应大道、顺其自然吧。大道无情,人不能无情。。。

2013-06-07 08:50 回复 举报

回复@彼岸的承诺_伊: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Zoe_烟霞满家: 回复@彼岸的承诺_伊: 嘿嘿,彼岸的回复比我理性多了,感觉我像个被踩了尾巴的猫。 @dsvs:感谢你昨天特意劝慰我。我今晚就是有感而发,觉得有些感想说出来,大家也许能感觉更快乐一点,这就是我的初衷。追寻快乐在我的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013-06-07 08:56 回复 举报

回复@Zoe_烟霞满家: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飞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