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苗疆蛊事 > 书友评论 > 评论详情
苗疆蛊事 南无袈裟理科佛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书友评论
发表评论

  记得苞谷酒在《苗疆》里出现了数次,印象最深的就是陆左和克明在四川接受赵承风表示歉意的那顿鸿门宴之后,跟杨操、赵兴瑞、曹什么等又跑到了一个小火锅店大快朵颐,当时喝的就是苞谷酒,最后导致赵兴瑞喝高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跑的差不多了,各地的美食美酒没少见识,单就苞谷酒还没尝试过。今天在武汉一个土家族特色的饭馆里见到了苞谷酒,毫不犹豫的就来了点儿。别说,喝的还挺带感,酒里泡着据说是野生猕猴桃,看着比枣大不了多少。头几口味道不太适应,后来越喝越顺口,感觉属实不错。

  顺道再批评下小佛,以后加更请加舒缓一些的章节,《汽车旅馆》这节的结尾是陆左要一夜未眠了,牵挂小妖和朵朵的我们是不是也要一夜未眠了?

  

2014-03-19 22:54 回复(12) 举报 浏览(163)

回复@不大明白V: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不大明白V: @南无袈裟理科佛
开个玩笑,不带急眼的,hung~~

2014-03-19 22:54 回复 举报

回复@不大明白V: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作者 南无袈裟理科佛: 包谷酒好喝但容易上头,少喝点

2014-03-19 23:17 回复 举报

回复@南无袈裟理科佛: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暴走醋坛: 回复@南无袈裟理科佛:不对吧,包谷酒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玉米酒。按说粮食酒一般都不会上头的,即使喝多了,宿醉反应也不大。 只是现在纯粮食酒太少了,除了特供,其它基本都是勾兑的。

2014-03-20 09:10 回复 举报

回复@暴走醋坛: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暴走醋坛: 白酒喝后上头、口干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由酒精中的醛类、甲醇、杂醇油等物质及酸酯比例不协调等因素引起的,例如杂醇油进入人体后分解很慢,所以杂醇油含量多的时候,人喝酒易上头,国外称杂醇油为恶醉之本,一般来说“好酒不上头”,上头的不是好酒。

  1、白酒中的醛类
  醛类有香味,低级醛还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乙醛是酒中辛辣之源,含量不宜过高,过量,则使白酒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用这种酒后会引起头晕。经常饮用含游离状态的乙醛的酒,饮后嗓子发干,这是因为乙醛在体内的药理作用比乙醇强几百倍,它可在体内积蓄,迫使末梢血管扩张,引起脸部血液的涨涌,并使中枢血管收缩,从而加速心跳,血压升高,使人头晕、涨痛,这是白酒饮后上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丙烯醛俗称甘油醛,不但辣得刺眼,并有持续性苦味。丙烯醛是催泪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必须杜绝使用含有丙烯醛的酒精配酒。


PS:粮食酒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甲醇,含量与酿造温度有关,甲醇氧化后就变成甲醛。一般家酿酒不经蒸馏提纯,酿造的过程中一直密封,甲醛含量可以忽略。
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多酚类杂质含量较高一些,直接与醛类生成不溶性沉淀,可以直接过滤掉,所以大多数葡萄酒喝起来不上头(只要不是假酒)。

另,啤酒在酿造过程中,一般会人为添加甲醛做稳定剂(不添加稳定剂的话,工艺要求可能就极高了,产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啤酒的甲醛含量比其它酒类饮品要高得多。


  2、白酒中的杂醇油
  杂醇油是异类高沸点的混合物,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在口味上弊多利少。含量过少会失去传统白酒的风格,如果酒基处理十分干净,即根本没有或十分缺少高级醇,白酒的味道则十分淡薄,使酒无醇厚感;过多则会导致辛辣苦涩,给酒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对人体有危害作用,它的在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疼,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二增加。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停留时间长,这是引起白酒上头、口干的又一原因。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戊醇、异丁醇毒性最大。如果乙醇对人体的危害 程度为1,那么丙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为3.5,异丁醇的危害为8,异戊醇的危害为19。


PS:油,即酯类化合物,酒的香气来源于酯类化合物。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氧化为乙酸,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这是基本的酒香来源。不同的酯类含量,形成了不同的酒类风味。
酯类化合物一般香味绵软柔和,醛类香味刺鼻辛辣,好酒差酒,一般可以从气味分辨。



  3、外加香料
  凡有不对称C原子都能形成同分异构体,如乳酸有同分异构体,是两个不同物质。白酒有旋光性,不是消旋体,旋光有时为正,有时为负,有的异构体喝了舒服,有的异构体喝了不舒服,就上头,是引起头疼、口干的原因之一。

PS:自酿酒基本无添加香料。


  4、食用酒精方面的原因
  低档白酒使用的酒基功能大多数是普通级食用酒精,国标是异戊醇<80mg/L,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标准异戊醇含量为0,俄罗斯为2~5mg/L,而我国大多数白酒中异戊醇为50~60mg/L。酒精中异戊醇含量越低越受欢迎。因此,低档白酒中酒精质量不高也是引起口干上头的原因之一。



  5、卫生指标超标
  5.1 GB2757-81中要求铅〈1mg/L,若超标易引起铅中毒,主要是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5.2 GB2757-81中要求锰〈2mg/L。锰虽然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过量的锰进入人体内可引起中毒。锰的慢性中毒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有的略感头痛,记忆力减退。


  6、酸酯平衡方面
  酸酯平衡是中国白酒的传统特色,中国名优白酒大多数是遵循酯高酸也高的规律,因此人们饮用后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小,酱香型白酒就是中国白酒的酯高酸也高的最典型代表。国外著名的蒸馏白酒酯低酸也低,更有甚者“俄得克”酒无酸酯或极少。从这些酒类的酸酯分析中,我们可见酸酯关系之奥妙。如今市场中销售的某些中低档新型白酒中又加入大量外来酯类而忽视了酸味的调整,造成了这类新型白酒饮后不舒服、副作用大的严重缺陷,也是引起白酒口干、上头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引起白酒口干、上头的主要原因为酒中的乙醛含量高、杂醇油含量高、酸酯比例不协调、卫生指标超标、外加香料及酒精质量不过关。好酒一般都不上头,上头的一般都不是好酒。


PS:法国一般用橡木桶做酒桶,可以在藏酒的过程中吸收大部分多余的醛类杂质。中国古代酿酒用兽皮、厚纸和泥坛之类的酒桶,也是这个道理。这种酒喝再多也不会上头。

现在的农家院,噱头而已。真正的土香土色自酿自斟的,万不足一....

2014-03-20 10:12 回复 举报

回复@暴走醋坛: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暴走醋坛: 哎,不知不觉又在发牢骚了...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不知道这毛病啥时能改....

2014-03-20 10:13 回复 举报

回复@暴走醋坛: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我是多福小子100: 苞谷是云贵山区居民的主食,因为地理原因靠天吃饭,通常水稻都只能种一季,而且产量不高。苞谷就派上了大用场!通常他们吃的零食烧包谷就是 炒玉米粒。那个干玉米炒熟后,更加硬了。对于一般的城里人来说是难以下咽!苞谷酒的味道我觉得还是没有高粱酒那么有口感……

2014-03-20 11:01 回复 举报

回复@我是多福小子100: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不大明白V: 回复@南无袈裟理科佛:愚兄善泡药酒,什么时候来北京一定要打个招呼,让你尝尝。

2014-03-20 23:06 回复 举报

回复@不大明白V: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不大明白V: 回复@暴走醋坛:谁说不会上头,我还喝过60°的米酒呢,能不上头么?二两就晕了。

2014-03-20 23:07 回复 举报

回复@不大明白V: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不大明白V: 回复@暴走醋坛:忠言逆耳,谢谢了。

2014-03-20 23:08 回复 举报

回复@不大明白V: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不大明白V: 回复@我是多福小子100:别提高粱酒,金门高粱酒那叫一个难喝。

2014-03-20 23:08 回复 举报

回复@不大明白V: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飞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