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精华]
夜史一章讲述了夜郎的历史,那么从此延伸的,我来说说我眼中的秦军。当然,这与小说本身情节并无太大关联,只是我的个人论断。 秦军本身的组成,我想纯粹都是秦人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国力渐强,又开疆拓土,而战国之时各国人民与有能人士的爱国情怀并非像我们这个时代这么强烈。举例来说:为秦孝公变法的商鞅是卫国人,后助秦惠王收复河西打败魏国的是魏国人魏章,始皇帝时的丞相李斯是楚国人。大臣尚且如此,那么秦军的组成成分不都是秦国人也不足为奇了。秦昭王时,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并未灭楚,但在郢都之地设南郡,那么始皇帝时期灭六国的秦军的成员中有苗人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秦军战力之强,很多史书上都有记载,很多人判断秦军战力强弱时多通过地点、统帅、对手以及斩首情况。我们忽略那些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法术,丹药以及其他一些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说一句,我个人其实并不是十分相信这世界上没有这类东西,毕竟有些东西科⊙▽⊙学给出的解⊙▽⊙释并不是那么的令人可以信服,当然我这仅仅是猜测,不要和谐我),秦军的什伍连坐制度和军功制度对战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作用,而秦军更有所谓的“科头免胄”的传统,可以说,秦军是无畏的锐士,当然,这与秦国本身尚武好战的传统分不开,秦末农民起义与六国复辟风起云涌,陈胜的张楚政权派周文率军伐秦一路边打边收,破函谷关时(从秦在变法后收复函谷关到周文破关中间只有过一次六国合纵攻到了函谷关,统帅是信陵君,秦开函谷关迎敌以示不惧,六国军队也并未通过函谷关。因此函谷关从未失守)起义军已有八十万,而仅仅章邯仅仅把二十万囚徒编成军队就把起义军打的七零八落,即便是农民军训练不佳,但章邯囚徒军未必就有多么高的训练素质,人数上也只有起义军四分之一,亦可镇压起义。这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页,因为此后历朝历代没有哪个人敢把重刑囚徒改编为军队镇压农民起义,毕竟那些囚徒极有可能因为对这社会的痛恨和对漫长无尽头的牢狱生活的厌恶而倒戈。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秦灭亡皆内政腐败精兵亦是无用。留下的,是秦始皇陵,是俑坑的八千秦军,阿房宫的累累焦土,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壮举,北却匈奴七百里的辉煌,还有暴政亡国的教训。
2014-07-21 14:57 回复(1) 点赞(0) 举报 浏览(8)
作者 梅萌叔: 这才是写历史的人啊,,,,,,,,,,,,,,我怎么就那么想把昨晚的东西删除呢!
2014-07-21 17:58 回复 举报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精华]
2014-07-21 14:57 回复(1) 点赞(0) 举报 浏览(8)
作者 梅萌叔: 这才是写历史的人啊,,,,,,,,,,,,,,我怎么就那么想把昨晚的东西删除呢!
2014-07-21 17:58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