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寻罗秘事 > 书友评论 > 评论详情
寻罗秘事 山鸟山花主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书友评论
发表评论

[置顶][精华]

  巫罗文化,也就是古巫文化。

  一开始出自于夏商时代某部落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周武王灭商时,罗被封为子爵,称“罗子国”,正式成为周的属国。

  这些文化早已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接触花主的文章,却是一种必然的情况。

  我本人喜欢看这类的题材,所以一出来,我就看到了,并且当先收藏了,那时候他的文写的还不多,我是个养文类,所以一开始收藏了并没有看,直到后来群里和他聊天,加上那时候我也有时间,他也写的快到结尾了,我就开始看了起来,这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

  《越巫》说自诡善驱鬼物。

  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得到了神灵的力量,善于驱鬼,包治百病,在现代人科学技术发达的情况下,这其实在自欺欺人。

  只不过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可取之处,流传千年的古文化更不可以现代人的眼光和科学来阐述验证。

  我所知道的巫罗文化只有平江。

  春秋时期,楚王将古罗国从湖北枝江迁来湖南,大体在现在汨罗、平江、湘阴一带。而平江的巫罗文化,大概就是这些古罗人带来的,平江的许多信巫习俗,都源于此。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巫咸山赋》更载:“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

  史书记载,罗氏源于火神祝融氏。而文中的罗氏便是描写的那个远古时期,被楚武王所灭,后世为纪念故国,以罗为姓的冒险故事。

  我说了这么多,看了下来,不得不说花主开了一个很大的坑,从远古时期开始到现在的文化探寻,讲故事娓娓道来,融合现代看待那个时期远古文化的价值观。

  在古代神话里,伏羲又叫太皡,是东方木德之帝,木神句芒是他的辅佐,句芒又叫做司命之神,从伏羲发明渔网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捕鸟的“罗”。因此,最早的古罗国先祖被学术界认为是句芒,到后来的断代和迁徙,古罗国逐渐融合各大名族,也有了不同的统称,但是姓氏却是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大姓。

  而这个神秘的国家却是有着浓重的历史色彩,古罗子国平江自古以来就是道教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故称:平江道教。从母系社会发展时期,一直到秦汉时期,古罗国从一开始的捕鸟雀的部落逐渐发展为一个国家,与那时候的原始社会狩猎做出了贡献。

  子不语怪力乱神。

  儒家文化兴起并成为正统之后,神秘的古巫文化就开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并且逐渐的地位低下,到如今的被人们称为招摇撞骗的迷信。但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不只有历史的记载和衔接,还要有人们心里的一种承接历史流传的信念。

  它是一种神秘的人类文明,渗透和影响了很多思想和宗教,甚至至今人们还相信阴阳学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就是一门传承至今的艺术。

  原谅我历史知识不够,心里的想法完全表达不清楚,所以关于历史的一些学说就说到这吧。嘤嘤嘤嘤嘤嘤..........................................................

  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有多少文化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遥远的神话时期到现在的科技发达的现代中国,回首遥望,不禁感叹,中华文明气象万千,历史悠久,而神秘的巫罗文化却是这壮丽山河之上的一点苍翠,点缀起了中华大地的一片嫣红璀璨。

  而这个文化的冰山一角,在花主的笔下开始洋洋洒洒的绘图出了一副壮丽秀美,我还没有看完(因为要开新文,自己也在码字。)但是我已忍不住要给花主写评论了。

  原谅我文笔稚嫩,写不出丁点华丽,脑洞也不够,历史知识也不够详尽,总觉得表达的不够贴合你的文章内容,违和了你要表达的思想,请不要笑话。(捂脸遁走.........)

  最后的最后,说几句题外话。

  虽然这部书完结了,可我还没有看完,既然我已经收藏了,在以后的时间,我会看完,希望花主不要拍我,嗯,就这样。

2014-11-22 22:44 回复(0) 举报 浏览(6)

回复@百谷蓁蓁:
回复
不能少于5个字
飞到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