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置顶][精华]
很有意思的短片小故事,能在不长的篇幅里讲一个科幻故事挺不容易的。我本科和硕士是学物理的,看到浪子结尾关于月尘环的发问,就试着解释一下。 尘环的本质是恒星诞生后多余的灰尘和气体,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混合物会形成行星,小行星和彗星。我们的太阳系的尘环是指土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和海王星轨道外盘状的Kuipe belt. 尘环是不稳定的,灰尘的颗粒在100微米以下,不可能以小颗粒的形态做轨道运行,要么逃逸,要么被吸附到附近的星球表面,要么形成小行星或彗星,质量大了才有可能对抗引力做轨道运行。文里讲的月尘环,是叛逃者炸毁了月球(需要多大的能量,啊!!!)。不考虑月球消失会造成的连锁反应,单考虑有没有形成尘环的可能性,假设月球被炸了个粉碎,灰尘被地球引力吸引过来,既然能够长时间在地球赤道附近做稳定的轨道运行,那说明这些灰尘是聚合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在运动过程中又不断碰撞产生新的灰尘,再聚合,这样才能使尘环稳定存在。这是我能想到的关于月尘环的解释。 关于南北温差问题,我觉得浪子写的能解释通。地球表面温度与距离太阳远近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太阳直射还是斜射。在近太阳轨道时(1月),由于月尘环在赤道附近,所以不影响太阳光直射南半球,所以南半球应该气候没有太大改变。原本斜射到北半球的光线会受到月尘环(小行星带)的影响。灰尘也好小行星也好都会吸收太阳辐射,而本身的辐射在红外波段。这和地球辐射是红外辐射是一样的。红外光的能量比较低,不能提供很多热量,所以原本应该是冬天的北半球温度更低(文里说零下一百度)。到了远日轨道(七月),太阳光直射北半球,这时北半球的气候恢复正常,而南半球又因为小行星带的影响冬天更冷。 文里让我觉得无法解释的,是最后怎么月尘环就消失了,那道光线还是电流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够让小行星带都消失?我觉得浪子可以再完善一下。
2015-04-07 05:38 回复(18) 点赞(0) 举报 浏览(7)
作者 疯浪子: 回复@四处挠挠: 原来你是真正的物理啊,呵呵,以后还得多想你学习了学习了,我以前只学过电子数据,但学的不精
2015-04-07 12:58 回复 举报
作者 疯浪子: 最后是怎么消失的,这个怎么解释呢,我设想的是电场力学,一个理论说地球是一个负电极场,所以我就用相同的方法设定了这个解决方法,只不过没有理论依据,没有事实证明,我就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了
2015-04-07 13:02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疯浪子:念了六年半物理,后来觉得实在不好找工作,念博时就转了工科。学习谈不上,互相交流哈。
2015-04-07 16:01 回复 举报
作者 疯浪子: 回复@四处挠挠:好的
2015-04-07 16:51 回复 举报
战巡: 我想浪子说的月尘环应该不是小行星带或者柯伊伯带,而是类似土星环一样的东西,如果大量尘埃处在近地轨道附近,只要处在地球的洛希极限范围内(如果月尘的密度就按月球本身平均密度来算,大概9500km左右吧),尘埃是不能聚集成大块的,只能保持原有的细碎小块就稳定性而言,至少土星环已经稳定存在了很长时间一些土星的照片也反映出来,这种环带在特定角度下确实可以在行星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阴影当然,环带成分上应该不同,土星环除了尘埃还含有大量冰晶,月球上可基本上没这玩意,环带必然几乎完全由尘埃碎石构成另外...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主要构成也不是细碎尘埃,而是真正的小行星,几十米、几百米、几千米的东西,最大的谷神星更是有将近500km半径,同时这种东西只是在星图上看似密集,实际上非常稀薄,挡不住阳光不说,就算是闭着眼睛硬闯,撞上什么东西的可能性也不大
2015-04-09 04:32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战巡:靠尘埃或是小行星挡住阳光是不可能的,即使尘埃密度很大也不可能。但是尘埃和小行星会吸收太阳辐射,本身只发出能量很低的红外辐射,造成地球接收的高能辐射减少,所以地球表面温度降低我觉得是能解释通的。 洛希极限是绕行天体离中心天体可达到的最小距离,这是由绕行天体自身聚合的引力抵抗中心天体决定的。仅仅是小碎块或者细小尘埃本身可聚合的引力可以忽略,不大可能做稳定的轨道运行而不被吸附到中心天体上。我没有认真看过土星环的形成。如果细小碎块构成尘环还要能够稳定存在的话,我想需要不断的碰撞造成位移,动能转化为势能,通过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来抵消引力。要实现不断碰撞需要尘埃碎块很密集,老实说我不觉得月球被炸了足以在地球表面形成尘环。但这是小说,太抠原理的话就是写论文了。
2015-04-09 07:17 回复 举报
战巡: 回复@四处挠挠:为什么你认为细小尘埃就不能维持稳定轨道呢?只要尘埃达到相应的轨道速度,而且不进入大气,光靠引力是不可能把它拖下来的 以土星环为例,其中的物体从几厘米到几十米大小,很多跟人类发射上去的卫星差不多大,如果月尘环主要成分也差不多大小,当然是可以维持稳定轨道的 物体的轨道其实和物体本身大小和成分没什么关系,你也应该知道,同一天体的引力在同一位置上对任何质量的物体构成的加速度是完全相同的,只要附近其他天体构成的引力环境确定,它的轨道也就确定,而实际上越小的物体轨道反而越稳定,因为小物体自身引力小,不会干扰总体的引力环境 我前面提到洛希极限,是指在这个极限内尘埃会一直像土星环那样维持松散带状,而不可能聚集成大块的类似小行星的东西,只要试图聚集起来,马上就会被潮汐力拆散 至于具体如何实现,你就当是浪子搞出来的黑科技好了,既然他们有本事把月球炸成碎片,也就有本事让这些碎片依照特定轨道运行
2015-04-09 09:19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战巡:我一直想不通,尘埃也好碎块也好或者是大些的小行星,是什么力让维持轨道运行呢?土星有好几道环,构成物质是冰,尘埃,和碎石块,它们能够形成稳定的轨道运行是土星和其周围多个天然卫星共同引力作用的结果。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就是月球,月球被毁了,只有地球的引力,有什么力平衡这个引力使它们做稳定的轨道运行? 地球其实有一个dust tail,跟在地球后面绕太阳运行,形成原因就跟汽车飞驰而过之后会带起落叶飞沙走石类似,NASA在2010年报道过 http://science.nasa.gov/science-news/science-at-nasa/2010/12nov_dusttail/
2015-04-09 10:08 回复 举报
战巡: 回复@四处挠挠:尘埃也好碎块也好,其本质和卫星没什么区别,如果一个一微米大小的东西可以在300km高度上达到第一宇宙速度,那它也将和人造卫星一样稳定的绕地球运行啊,根本不需要外力来维持轨道 大量轨道上的物体当然会相互影响,产生一定的共振效应,使得不同物体间周期和轨道半径趋于一定的比例或某特定函数关系,但这并不是维持轨道不下坠的要素 再者,即便轨道不是很稳定,也没什么关系,对于天体来讲,所谓“不稳定”的轨道依然可能可以维持个数百万年,但这样的时间对人来说就相当于永恒了,这个月尘环别说维持一百万年,就算维持一千年,对人类的影响都已经是不可估量的
2015-04-09 10:42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战巡:我想到你会说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有设定好的初速度进入轨道,爆炸产生的初速度在方向和速率上都是无序的。
2015-04-09 11:02 回复 举报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置顶][精华]
2015-04-07 05:38 回复(18) 点赞(0) 举报 浏览(7)
作者 疯浪子: 回复@四处挠挠: 原来你是真正的物理啊,呵呵,以后还得多想你学习了学习了,我以前只学过电子数据,但学的不精
2015-04-07 12:58 回复 举报
作者 疯浪子: 最后是怎么消失的,这个怎么解释呢,我设想的是电场力学,一个理论说地球是一个负电极场,所以我就用相同的方法设定了这个解决方法,只不过没有理论依据,没有事实证明,我就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了
2015-04-07 13:02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疯浪子:念了六年半物理,后来觉得实在不好找工作,念博时就转了工科。学习谈不上,互相交流哈。
2015-04-07 16:01 回复 举报
作者 疯浪子: 回复@四处挠挠:好的
2015-04-07 16:51 回复 举报
战巡: 我想浪子说的月尘环应该不是小行星带或者柯伊伯带,而是类似土星环一样的东西,如果大量尘埃处在近地轨道附近,只要处在地球的洛希极限范围内(如果月尘的密度就按月球本身平均密度来算,大概9500km左右吧),尘埃是不能聚集成大块的,只能保持原有的细碎小块
就稳定性而言,至少土星环已经稳定存在了很长时间
一些土星的照片也反映出来,这种环带在特定角度下确实可以在行星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阴影
当然,环带成分上应该不同,土星环除了尘埃还含有大量冰晶,月球上可基本上没这玩意,环带必然几乎完全由尘埃碎石构成
另外...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主要构成也不是细碎尘埃,而是真正的小行星,几十米、几百米、几千米的东西,最大的谷神星更是有将近500km半径,同时这种东西只是在星图上看似密集,实际上非常稀薄,挡不住阳光不说,就算是闭着眼睛硬闯,撞上什么东西的可能性也不大
2015-04-09 04:32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战巡:靠尘埃或是小行星挡住阳光是不可能的,即使尘埃密度很大也不可能。但是尘埃和小行星会吸收太阳辐射,本身只发出能量很低的红外辐射,造成地球接收的高能辐射减少,所以地球表面温度降低我觉得是能解释通的。 洛希极限是绕行天体离中心天体可达到的最小距离,这是由绕行天体自身聚合的引力抵抗中心天体决定的。仅仅是小碎块或者细小尘埃本身可聚合的引力可以忽略,不大可能做稳定的轨道运行而不被吸附到中心天体上。我没有认真看过土星环的形成。如果细小碎块构成尘环还要能够稳定存在的话,我想需要不断的碰撞造成位移,动能转化为势能,通过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来抵消引力。要实现不断碰撞需要尘埃碎块很密集,老实说我不觉得月球被炸了足以在地球表面形成尘环。但这是小说,太抠原理的话就是写论文了。
2015-04-09 07:17 回复 举报
战巡: 回复@四处挠挠:为什么你认为细小尘埃就不能维持稳定轨道呢?只要尘埃达到相应的轨道速度,而且不进入大气,光靠引力是不可能把它拖下来的 以土星环为例,其中的物体从几厘米到几十米大小,很多跟人类发射上去的卫星差不多大,如果月尘环主要成分也差不多大小,当然是可以维持稳定轨道的 物体的轨道其实和物体本身大小和成分没什么关系,你也应该知道,同一天体的引力在同一位置上对任何质量的物体构成的加速度是完全相同的,只要附近其他天体构成的引力环境确定,它的轨道也就确定,而实际上越小的物体轨道反而越稳定,因为小物体自身引力小,不会干扰总体的引力环境 我前面提到洛希极限,是指在这个极限内尘埃会一直像土星环那样维持松散带状,而不可能聚集成大块的类似小行星的东西,只要试图聚集起来,马上就会被潮汐力拆散 至于具体如何实现,你就当是浪子搞出来的黑科技好了,既然他们有本事把月球炸成碎片,也就有本事让这些碎片依照特定轨道运行
2015-04-09 09:19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战巡:我一直想不通,尘埃也好碎块也好或者是大些的小行星,是什么力让维持轨道运行呢?土星有好几道环,构成物质是冰,尘埃,和碎石块,它们能够形成稳定的轨道运行是土星和其周围多个天然卫星共同引力作用的结果。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就是月球,月球被毁了,只有地球的引力,有什么力平衡这个引力使它们做稳定的轨道运行? 地球其实有一个dust tail,跟在地球后面绕太阳运行,形成原因就跟汽车飞驰而过之后会带起落叶飞沙走石类似,NASA在2010年报道过 http://science.nasa.gov/science-news/science-at-nasa/2010/12nov_dusttail/
2015-04-09 10:08 回复 举报
战巡: 回复@四处挠挠:尘埃也好碎块也好,其本质和卫星没什么区别,如果一个一微米大小的东西可以在300km高度上达到第一宇宙速度,那它也将和人造卫星一样稳定的绕地球运行啊,根本不需要外力来维持轨道 大量轨道上的物体当然会相互影响,产生一定的共振效应,使得不同物体间周期和轨道半径趋于一定的比例或某特定函数关系,但这并不是维持轨道不下坠的要素 再者,即便轨道不是很稳定,也没什么关系,对于天体来讲,所谓“不稳定”的轨道依然可能可以维持个数百万年,但这样的时间对人来说就相当于永恒了,这个月尘环别说维持一百万年,就算维持一千年,对人类的影响都已经是不可估量的
2015-04-09 10:42 回复 举报
四处挠挠: 回复@战巡:我想到你会说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有设定好的初速度进入轨道,爆炸产生的初速度在方向和速率上都是无序的。
2015-04-09 11:02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