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在学校图书馆Essay区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悠闲地度过着大三下的时光。花了一个月时间,每个没有课的上午,都搬一把椅子坐在教学楼有敞亮的落地窗的空旷转角处。在春日阳光饱满地照进来的时候,喝口热水,用我自认还不错的墨笔字一行一行抄下来。 等我抄完整本书的时候,本子已经用掉了十多页。半个月后,我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报社实习——在日报地产部。生活不再那么悠闲,由于和实习单位距离很远,每次都要起早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再走十五分钟。最令人郁闷的是,完成工作所用的都是高中时积累起来的文笔和知识,而写就的文字,大部分都是软广告,而不是我想象中的通彻世事的文字——虽然其实,软文并不一定比特稿赚钱少。 于是,作为一个刚刚有一点文字工作经验的人,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本书。文字一物,写好并不难。很多小说同人作者都有极好的文笔,但是在平媒上写文章,却是带着镣铐跳舞,潜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能写多少,能写到什么样的程度,从软文到特稿,都有自己的规矩。一篇能够发出来的文章,必然已经符合了所有的条条框框,却还能像《佛祖》中的文字那样精准而深刻,有多么难能可贵。 有人说,李海鹏是特稿写作的“立法者”,后来者都要遵循他的方式,无法绕过。确实,看过整本书,感受最深的,一个是南方报业媒体的宽容度和追求深度的传统给作者带来的影响,一个是作者本身深度向内的叩问,站在自我和社会高度的自省。对自我的反省使得文字深刻而无所措;对社会及至更高的载体形式的反省使得文字带有悲悯的力量——自愿背上原罪的十字架,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救赎。文字的精准度成全了这种自省,独立自由的精神升华了这种自省。 所以给李海鹏的这本书写评论,本是一件并不可为之事——无法深刻到他所及之处,却妄自指点。所余的,也是这点自省。有了自省之念,便多生出敬畏之心。而悲悯,却更加有着深哀无力的动人力量。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个人的标准不能动摇世界,个人的觉醒不能改变世界。 我记得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次哭,就是在土木堡之战那一节最后,愚蠢的宦官王振被大明一个未死的军士一刀毙命,评注却是“可惜死晚了”。 明明知道罪魁祸首就是这样一个坏人,却没有人能在大祸铸成之前杀死他。最后,该死的和不该死的人都死了。他杀了王振,却已无法挽回已经逝去的生灵。 那些本该鲜活多姿的生命,何辜。 所以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无力,所以悲悯。 还有两句想说。不知为什么,这本书成了“文艺女青年的最爱”。好吧,我承认自省和敬畏有时会使人做事犹豫,进退难定,符合人们对文艺青年的印象——但是网络上的李海鹏反而好得多,敢爱敢恨敢自夸敢骂人,并不伪装自己,倒也不错。另外,个人的精神高度只是自我满足的诉求,并不一定能够快乐得起来。如果单求成功和幸福,不文艺,不深刻,不自省,简简单单不修边幅反而更好。
2011-08-17 19:52 回复(0) 点赞(1) 举报 浏览(49)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2011-08-17 19:52 回复(0) 点赞(1) 举报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