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阅读 让阅读更精彩
关注磨铁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精华]
评论员:刘老鲁 《承天八索》 连载进度:第一百十四七章 阅读进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原文连接:http://www.motie.com/book/11112 连载字数:443964 评论所言皆为一家之言,万不可尽信之。觉得有理点头一笑即可,若有荒谬之处也只当放屁。 优秀的作者其文必有不足为外人道之处,评论所言只能视为个人孤闻寡见,不能放之四海皆准。 前言: 笔者所看的小说基本为五类:奇幻、玄幻、都市、历史、悬疑。同时笔者作为一个作者而言,比较擅长的基本也就这五类作品了。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所喜欢的悬疑,是那种比较传统派的悬疑,即以推理探寻等元素为主要的传统悬疑推理剧,而非灵异悬疑。 非常巧合的是今天笔者看了一部作品,那部作品是如此概括推理和灵异的。“其实灵异无非是解不开的迷而已。迷解开了就是推理,没解开就是灵异。”因为这句话笔者受到一些触动,其实本来并不怎么喜欢灵异作品的,不过心想“既然灵异是解不开的迷的话,那么看看这所谓解不开的迷,或许会对自己解开其他的迷有所帮助。”于是基本算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翻开了这本小说。 但是笔者在看了此书后,可以说关于灵异的想法有了极大的改观,虽然也有可能是笔者本身灵异作品看的太少的缘故。 在笔者的眼里,本书与其作为一本灵异悬疑小说来看,不如当作一本都市异能,或者都市修真来看会比较顺畅一些。所谓的灵异元素,其实和一般的玄幻元素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被作者偷换了概念。而真心说笔者个人最喜欢的推理探究的情节,则基本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笔者决定以一本玄幻小说,或者都市修真小说的视角来看这本书,而不是以一本悬疑小说的视角来看。 总论: 笔者在之前的书评里曾经如此写过:一本好书当如美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而看了本书之后,笔者又觉得其实一本好书又当如猛男。身长九尺,肩宽体长。 简单来说,一个男人长得高不算猛,又高又瘦只能算是个晾衣杆,风吹就倒。只有长得又高又壮的男人才能算是猛男,一般长得高点的一般也就是个爷们。 本书以它的身高来说,已经是达到了身长九尺的高度了,不过因为作者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剧情发展手法,导致了虽然长得高,但却又不是很壮,高度虽够,但宽度不足。 而这是笔者要着重谈到的地方,也是笔者认为作者做得最为出色的地方。 再用一个比喻好了,一般的作品的情节发展,其实可以视为一条橡皮筋。可松可紧,松驰结合才是最棒的剧情。 当然,理论上说是这样,但实际上该松的时候有多松,该紧的时候有多紧其实根本没人知道。这个松紧度只有作者自己能把握,而且大多数作者都把握不好。 但除此之外也有两种通用的办法。 用道法而论,虽非大道,却也算是正道的一种了。 那就是基本不去拉扯这根牛皮筋,或者一直拉着它让他紧绷到极致。笔者在看到这本书第一眼的时候就有一种熟悉感。因为实际上笔者在写作时用的基本来说也是这样的手法,只不过笔者用的是前者,也就是基本不去拉这根牛皮筋,保证其最大的伸展性。 而作者用的则是后者,将这根牛皮筋拉得紧紧的,最大化了其张力,将所有的情节像是倒豆子一样的倒出来,只要豆子不倒完,恐怕就可以一直倒下去吧。 一本小说其情节节奏无非就是一快一慢,一高一低,一紧一松而已,怎么变都变不出这两个变量,可以说不是此就是彼。 但山脉有高低之分,有的山看上去很高,但因为位于盆地之中,本身就是低于海平面的地方,那这座山再怎么高也高不到那里去。 反过来,有的山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其位于高原之上,哪怕他只是高出地面一百米,实际上也高出海平面上千米,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这个道理。 而本书就像是青藏高原,越过一山又一山,放眼望去都是皑皑的雪山。 在本身剧情节奏已经相当快的前提下,作者却并不做过多的铺垫,反而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如何设置情节高潮上,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创意的剧情推进手法,也是非常成功的手法,更是作者成功的最大诀窍。 可以说,作者如果像一般的悬疑小说或玄幻小说那样先经过大量的铺垫和埋伏笔,最后再将之前的剧情连贯起来的模式,那本书几乎绝无可能在区区数十万字内取得如此的成绩。可以说本书的成功,与作者创造性的剧情推进手法是分不开的。 一句话概括本书的成功的话,那就是:成功的理由并没有多复杂,只要你能做到一两件别人没做到,或者不敢做的事,你自然能得到成功。 但往往有无数的人只是在反反复复追寻别人的足迹,不曾想到过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正文: 第一章:成功的世界观源自于充足的准备和专注的心态 在快节奏和频繁的高潮迭起的剧情的闪光之下,其实有着一些并不是很引人注意,但是却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东西存在。 有的人可能会问,是否我和作者一样,采用同样的剧情推进手法,也能取得他那样的成绩呢? 这个问题笔者无法给出准确的解答,但要笔者给出建议的话,可以如此说:想要真正去学习一个人,你应该抛弃掉,或者说不要去专注于他最成功的地方。因为那往往是有着强烈个人标志的东西,那是无法复制下来的,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往往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放开那种手法不谈,作者在很多地方都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仔细品味可以发现,本书的世界观是一个完善度相当高,合理性也十分充分的世界观。一切事件的发生及走向,结合世界观来看会发现都是理所应当,或者情理之中的。(这一段暂定) 虽说笔者是以一本玄幻小说的视角来看本书的,但作者为了令其看上去像是一本灵异小说,显然下足了功夫。作者在书中所引用的灵异元素古风淳朴,在紧紧的牵着读者的爱好的同时还给予了一种淡淡的既视感觉。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成熟的世界观必然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可以是对战争世界深深的悲哀,可以是对豪门大富生活的无限向往,可以是对黑暗腐败世界的憎恨,可以是对血腥残忍的世界的恐惧。但无论是怎样的世界观,给读者带来以真实的感受都是必要的,让读者可以相信世界观的真实存在,让读者能够将自己很好的带入到作者所描述的世界里,能做到这一点才能算是成功的世界观。 无疑,作者在这点上是做到了的,本书有着一个十分成功的世界观。 第二章:老练的文笔才是想象力的翅膀 文笔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能力。一个作者拥有强大的想象力,他可以赚钱,可以出名,但想要靠文字吃饭,文笔才是最为强有力的保证。 而作者的文笔相对来说可以算是比较出色的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可以说作者之所以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展开情节而不会产生脱节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出色的文笔。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叙述情节,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优劣笔者就不在这里详加叙述了。 值得肯定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时候,所需要的文笔实际上是比第三人称视角要更高一点的, 毕竟要详细的描写出主角的遭遇和感受,比从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来描写是要困难些的,但是作者显然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作者非常成功的以男主第一人称的视角,不但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还让人充分了解到了男主身边的人物。宛如身临其境,整个世界还有其中的人物跃然于眼前,可以说是很好的写出了第一人称的代入感,体现出了第一人称视角的魅力。 紧凑而流畅的剧情展开,配合充满代入感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一个绝配,几乎可以说本书要是不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展开,读者或许会无法很好的跟上这紧凑的剧情也说不定。正是因为剧情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同时以出色的文笔写出了代入感,将读者很好的带入到了小说世界里,这才读者跟上了作者的进度。 第三章:保持创新是吸引读者最大的理由 关于本书的创新之处,其实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了。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其高速的剧情推进以及反复迎来的剧情高潮,这可以说是和很多作者都喜欢的先埋下大量伏笔然后再慢慢的启出来的手法是大相径庭的。 正如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一样,不走在寻常路上的人,一般不是迷路就是摔个一身泥,但也有可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显然作者就是那走出了自己的路的一员。 正如笔者在前言里所写的一样。 其实不只是优秀的作者,哪怕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者,也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很多人往往去寻求与他人同化,而非发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向他人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认识到自己的风格,正如作者在本文里采取了一个非常规的剧情推进一样。 笔者相信,读者所想要看的不会是千篇一律的文字,而应当是与他过往看过的小说不一样的小说。跟在别人的足迹之后走自然能走上一条宽敞顺利之路,但又怎能体会到开拓者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第四章:人物才是世界的中心 当你想到一件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往往就是这件事相关的人物,有什么人参与了这件事,这些人在这件事里做了什么,自己在其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个人类的世界,要是有谁写动物世界的情节,作为一部儿童读物或许会有人看,但作为一本网络小说来讲,脱离“人”这一点显然是不称职的。 但实际上来说,却有相当大量的作者习惯超脱人这一基本单位,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事件去写,结果很容易导致丢失中心,写到最后连自己要写什么都会忘记。 显然作者并没有犯这样一个错误,全书始终追随着主角的视角,让读者感受着主角身边的人与事从未偏离,这在人物刻画上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明确了以人为本这一点,那自然也要明白人是有远近亲疏之分的,有的人物需要花大量的笔墨去刻画,有的人物只需要点到就过。 详细掌握什么人物该细写,什么人物只需略过,是一个成熟的作者应有的技能,而这点作者显然也是做到了的。 始终作为核心的男主和老道士且不说。 每段情节都会由一个新人物或一个有一段时间没出现的人物来引开,随后专注于这个情节的核心人物及男主和老道的互动之中。这样做不只是很好的刻画好了男主和老道,同时也成功的刻画了作为配角的角色,一个个人物顿时跃然于观众脑中,变得生动起来。尤其在男主和老道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可以说是人物塑造的一个典型范例。 如何刻画自己书中的人物,相信应该有很多新手作者能够从本书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点就要自己在书中仔细观察。 人物刻画无非集中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动,其语言动作,心理神态都是基本的描写点,只要专注于这些地方自然能塑造出成功的人物。 而若能进一步刻画,其人物背景,习性嗜好,主张理想之类的不是那么明显的个人特点,则更能将人物形象推至极致。 建议: 其实刨去作者独特的手法不谈,就其基本功而论作者也已经可以说是相当扎实的了,并无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但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笔者仍有一点主观性的建议可以拿出来分享下。 万事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应该是清楚的了。作者将情节张力扩大到极致,可以说最大化了故事情节的吸引力,这很好,可谓是正道表率,但终非大道。 合适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这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或许作者认为只有贯彻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速度,将这种手法运用到极致才是适合自己的。 但从笔者的角度来说,一本好的小说在具备深度的同时,也应当具备相应的宽度,否则就会如一根高高的晾衣杆一样风吹就倒,过刚易折是一样的道理。 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疾驰并非不好,但有的时候将速度放下来会发现,路上也有别样的风景。放一些笔墨在并不是很紧要的事件上,放一些笔墨在周边的人物身上,放一些笔墨在男主的生活上。这会让小说的整体氛围更加生动和真实,也会更加灵活。 正所谓大道无形,大巧不工。 有的时候一本好的小说,就体现在逐字逐句之间,人物一举一动之间,剧情一点一滴之间。即使不用跑的那么快,即使不用那样反复的高潮迭起,大道就体现在最平凡的文字之中,人物就活在读者心中,剧情就发展在观众脑中。 好的小说,好的作者,是不需要做作的,不需要刻意营造太多,顺其自然即可。 最好的表达,是自己心中的声音。 总结: 如果纯粹作为一本悬疑小说来看,那不得不说本书在悬念的设置上扔有待提高。 但若是将本书视为一本都市玄幻作品来看却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就是读者想要的都市玄幻小说,堪称都市玄幻的典范之作。 结语: 老鲁出品,浅显易懂。看之不惯,只当放屁。如有谬论,敬请海涵。若有所助,万分欣慰。 世界观:20(满分25) 文笔:16(满分20) 创新:16(满分20) 人物:12(满分15) 情节:8(满分10) 结构:8(满分10) 总分:80
2012-06-28 23:27 回复(5) 点赞(2) 举报 浏览(111)
刘老鲁: 其实本来是要去参加比赛的,结果写完了之后却完全忘了这件事。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迟了,不过毕竟已经是写完了的,还是发出来算了。
2012-06-28 23:28 回复 举报
承天八索: 嘿嘿!!我是第一个回帖的!写的好有理论化…………
2012-07-01 01:40 回复 举报
刘老鲁: 回复@承天八索:俺老鲁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货啊,真要说写作经验的话,其实真心也没有太多。
2012-07-03 19:22 回复 举报
孤独的月: 写的不错,不知道作者听不听建议啊,此文作者的确需要开拓一下宽度。
2012-07-07 17:40 回复 举报
雀马鱼龙: http://www.motie.com/book/13809 老鲁我的书评……呜呜呜……期待
2012-08-12 02:16 回复 举报
免费试读 加入书架
[精华]
2012-06-28 23:27 回复(5) 点赞(2) 举报 浏览(111)
刘老鲁: 其实本来是要去参加比赛的,结果写完了之后却完全忘了这件事。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迟了,不过毕竟已经是写完了的,还是发出来算了。
2012-06-28 23:28 回复 举报
承天八索: 嘿嘿!!我是第一个回帖的!写的好有理论化…………
2012-07-01 01:40 回复 举报
刘老鲁: 回复@承天八索:俺老鲁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货啊,真要说写作经验的话,其实真心也没有太多。
2012-07-03 19:22 回复 举报
孤独的月: 写的不错,不知道作者听不听建议啊,此文作者的确需要开拓一下宽度。
2012-07-07 17:40 回复 举报
雀马鱼龙: http://www.motie.com/book/13809 老鲁我的书评……呜呜呜……期待
2012-08-12 02:16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