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从事心理学事业25年来,一直都非常关注当下人们的心理状态与变化,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心理学微观角度,从当事人的童年家庭关系中找到深层答案:一个人之所以出现会绝望、愤怒,多数都是因为他受伤太重。而心理治疗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爱的力量。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人生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将自己当成一个人,也要将别人当成一个人。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依然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能激发“促进生命的”热情,比以前更能感觉到生命活力与人格完整,觉得活得更有意义。


虚位以待

虚位以待

虚位以待

-
1
小楼挥彻光影寒 粉丝级别:学徒
- 2 娃娃创造的妈妈 学徒
- 3 用户e4350633 学徒
前言
PART 1 与受伤的内心小孩对话
PART 2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 完美的人背后常藏有超常的痛苦 11-16 疾病的初衷是保护自己 11-16 车人合一感: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分析 11-16
-
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11-16
愤怒,因为世界没有按我的设想运转
11-16
暴怒,多是因为全能自恋
11-16
-
任何不如意,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11-16 “没有人能让我爱上,我也绝对不会去爱别人”
11-16 爱情一开始都是在重复童年的模式
11-16
-
父母不要我,一定是我不好
11-16 无条件地爱自己,也无条件地爱别人
11-16 网络匿名性让人丢失“超我”
11-16
-
我们是否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
11-16 高成就触发了内心强烈的愧疚感
11-16 请接受自己优秀的事实
11-16
-
男性也有成功恐惧
11-16 拓展阅读
11-16 情爱关系中的珍惜原则
11-16
-
让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11-16
PART 3 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
消失的边界
11-16 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11-16 孩子渴求拥有独立空间
11-16
-
如何摆脱病态的纠缠关系
11-16 比纠缠更可怕的是对孤独的恐惧
11-16 仅仅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11-16
-
做强人父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
11-16 强势父母的孩子容易制造麻烦
11-16 每个人都想在关系中寻找价值感
11-16
-
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
11-16 你的个人意志是否存在
11-16 溺爱的心理真相
11-16
-
爱主要是从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学来
11-16 父母溺爱孩子,或许是因为自己渴望爱
11-16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做看客
11-16
-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是为了什么
11-16 被时宜淹没也就丧失了自我
11-16 你是否有你自己鲜明的立场
11-16
-
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分裂
11-16 逃避挑剔的“内在爸爸”
11-16 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撕裂
11-16
-
失恋等于又一次失去“妈妈”
11-16 告别痛苦的唯一方法是直面痛苦
11-16 生活太苦,我们就有可能为“甜”发愁
11-16
-
逃避真实的心理感受
11-16 病态的心理防御机制
11-16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有一个安全基地
11-16
-
冲动型自杀最为常见
11-16 抑郁型自杀难被现场制止
11-16 “精神上的意外”
11-16
-
大学生的自杀倾向多数是在以前形成的
11-16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11-16 孤独的青春,致命的幻想
11-16
-
表达爱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占有”
11-16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11-16